湿密度增加率与标准沉陷距检测技术指南
一、检测项目概述
1. 湿密度增加率
2. 标准沉陷距
二、检测方法与设备
1. 湿密度增加率检测
- 检测方法:
- 环刀法:取湿润试样装入环刀,称重后计算密度。
- 灌砂法:现场挖坑灌入标准砂,测定体积后计算湿密度。
- 设备:环刀(容积200cm³±)、电子天平(精度0.1g)、烘箱、灌砂筒等。
- 公式: 湿密度增加率=��−����×100%湿密度增加率=ρdρw−ρd×100% (��ρw为湿密度,��ρd为干密度)
2. 标准沉陷距检测
- 检测方法:
- 承载板试验:通过刚性承载板施加分级荷载,测定沉降量。
- 压缩试验:使用固结仪对试样加压,记录压缩变形。
- 设备:承载板(直径30cm)、千斤顶、位移传感器、固结仪。
- 执行标准: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2019)第14章;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三、检测步骤详解
湿密度增加率
- 采样:按层厚分层取样,保持天然含水率。
- 制样:剔除杂质,均匀拌合后密封保湿24小时。
- 测定:
- 环刀法:切取试样称重,烘干后计算干密度。
- 灌砂法:现场测定湿密度,同步取样测含水率。
- 数据计算:对比干湿密度,得出增加率。
标准沉陷距
- 场地准备:整平检测面,铺设中粗砂找平层。
- 安装设备:放置承载板,连接加载与测量系统。
- 分级加载:按设计荷载的25%、50%、75%、100%逐级加压,每级稳压5分钟。
- 沉降记录:采集稳定后的沉降数据,绘制荷载-沉降曲线。
- 结果判定:对比设计允许沉降值,评估合格性。
四、数据处理与应用
1. 湿密度增加率
- 合格标准:一般工程要求增加率≤5%,高等级公路需≤3%。
- 异常处理:若超限,需调整压实工艺或改良材料(如掺入石灰)。
2. 标准沉陷距
- 阈值参考:路基沉陷距≤10mm/100kPa;建筑地基≤15mm(依据GB 50007)。
- 优化措施:超限时可采用强夯、换填或桩基加固。
五、工程应用案例
- 分段检测湿密度增加率,发现3处区段超限至7%;
- 标准沉陷距检测显示沉降量达18mm/100kPa。 处理措施:
- 超限区翻挖掺入5%水泥改良;
- 增设塑料排水板加速固结;
- 复检后湿密度增加率降至2.8%,沉陷距12mm,达标。
六、质量控制要点
- 取样代表性:每5000m³至少取6组样,避开边缘部位。
- 环境控制:温度20±2℃,湿度60%以下,避免蒸发影响。
- 设备校准:压力传感器每月标定,环刀容积年检。
七、常见问题与解决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案 |
---|---|---|
湿密度数据离散性大 | 含水率不均 | 延长拌合时间,密封养护 |
沉陷距超限但密实度合格 | 下层土体软弱 | 补充地质勘探,加固底层 |
加载过程中沉降突变 | 试样含大颗粒 | 过筛后重新制样 |
八、
上一篇:耐盐雾检测下一篇: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试验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4
215
189
203
197
204
209
201
207
217
203
199
197
203
196
195
207
199
209
20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