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原理
二、核心检测项目
-
- 测试方法:使用色差仪测量样品老化前后的颜色差异(ΔE值),量化褪色、黄变等现象。
- 评估标准:ΔE≤1.5为无明显变化,ΔE≥3.0为显著变色。
-
- 测试方法:通过光泽度仪测定表面光泽度的损失率,评估涂层或塑料表面粉化、粗糙化程度。
- 典型要求:老化后光泽度保留率≥80%(视行业标准而定)。
-
-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评估材料老化后的韧性及强度变化。
- 冲击强度(如Izod冲击试验):检测材料脆化程度。
- 硬度变化(邵氏硬度或洛氏硬度):反映材料表面硬化或软化趋势。
-
- 红外光谱(FTIR):检测材料分子链断裂、氧化基团(如羰基)生成等化学变化。
- 热重分析(TGA):分析材料热稳定性变化,评估降解程度。
-
- 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裂纹、龟裂、粉化等微观缺陷。
- 光学显微镜:分析涂层剥落、起泡等宏观失效现象。
-
- 电气绝缘性能(适用于电线电缆、电子元件):检测老化后绝缘电阻、介电强度变化。
- 防水性能(如纺织物或涂层):评估润湿性、接触角及防水性衰退。
三、检测标准
-
- ISO 4892-3: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荧光紫外灯)。
- ASTM G154: 非金属材料荧光紫外灯曝露试验操作标准。
- SAE J2020: 汽车外饰材料紫外线老化测试标准。
-
- GB/T 16422.3: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 GB/T 14522: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化试验方法。
四、检测流程
- 样品制备:按标准裁剪样品尺寸,确保表面清洁无污染。
- 初始性能测试:记录原始颜色、光泽度、力学性能等数据。
- 加速老化试验:
- 循环条件:紫外光照(如0.76 W/m²@340nm)+ 冷凝/喷淋(4小时光照+4小时冷凝为典型循环)。
- 时间设置:根据材料用途选择测试时长(通常为500~3000小时)。
- 周期性评估:每72~168小时取样测试,记录性能衰减趋势。
- 最终报告:对比老化前后数据,判定材料是否符合耐候性要求。
五、应用领域
- 涂料与涂层:汽车漆、建筑外墙涂料、船舶防腐涂层。
- 塑料与橡胶:户外建材(如PVC型材)、汽车零部件、密封件。
- 纺织与包装:户外遮阳布、防水织物、食品包装膜。
- 电子电器:外壳材料、绝缘部件。
六、注意事项
- 样品数量:每组测试需至少3个平行样品以提高数据可靠性。
- 测试时间选择:需结合实际使用环境(如沙漠高UV地区需延长测试时间)。
- 紫外线波段选择:
- UVA-340:模拟太阳光295~365nm波段,适合户外耐久性测试。
- UVB-313:波长更短(280~315nm),加速老化更剧烈,但可能与实际光谱偏差较大。
七、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0
11
13
11
13
12
11
13
11
14
17
13
15
17
16
20
18
19
17
1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