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焊性检验检测:核心检测项目详解
1. 润湿性测试(Wettability Test)
- 目的:评估焊料在基材表面的铺展能力,反映焊接界面的结合质量。
- 方法:
- 润湿平衡法:通过记录焊料润湿过程中的力-时间曲线,计算润湿力与时间的关系(符合IPC-J-STD-003标准)。
- 目视润湿法:观察焊料在焊盘上的均匀铺展情况,无缩孔或收缩。
- 判定标准:润湿角小于90°为良好,大于90°表明润湿性差。
2. 扩展率测试(Spread Ratio Test)
- 目的:量化焊料熔化后的流动性与覆盖能力。
- 方法:将定量焊料加热至熔点后,测量其扩展直径(D)与原直径(D₀)的比值: 扩展率 = (D - D₀) / D₀ × 100% 常用标准如JIS Z3197规定无铅焊料扩展率需≥80%。
- 应用:快速筛选焊料与助焊剂匹配性。
3. 焊点力学性能测试
- 拉伸/剪切测试: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测量焊点抗拉强度(ASTM D638)及剪切强度(IPC-9701)。
- 弯曲疲劳测试:模拟振动环境下的机械耐久性(如汽车电子标准AEC-Q100)。
- 判定:焊点断裂位置应在基材而非界面,确保界面结合强度达标。
4. 外观与微观结构检查
- 目检/显微镜观察:检查焊点表面光洁度、裂纹、气孔、虚焊等缺陷(IPC-A-610标准)。
- 金相切片分析:通过切割、抛光、腐蚀观察焊点内部结构(如IMC层厚度),判定焊接工艺合理性。
- X射线检测:识别BGA等隐藏焊点的空洞、桥接等缺陷。
5. 耐环境性测试
- 盐雾试验:模拟沿海高盐环境,检测焊点耐腐蚀性(ASTM B117)。
- 湿热循环:评估高温高湿(如85℃/85% RH)下的可靠性(JEDEC JESD22-A101)。
- 热冲击测试:通过极端温度循环(-55℃~125℃)验证抗热疲劳性能。
6. 焊料流散性及覆盖率测试
- 流散性测试:记录焊料在特定温度下的流动距离,评估助焊剂活性。
- 覆盖率分析:使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焊料覆盖焊盘的面积比例,覆盖率需≥95%(IPC-7351)。
7. 焊接时间与温度窗口测试
- 润湿时间:记录焊料从接触基材到完全润湿的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 工艺窗口验证:确定焊料熔点与工艺温度的匹配性,避免热损伤。
8. 材料成分与镀层分析
- 光谱分析(EDS/OES):检测焊料合金成分是否符合标准(如Sn96.5Ag3.0Cu0.5)。
- 镀层厚度测试:通过XRF或切片法测量焊盘镀层(如镀锡、镀金)厚度,确保可焊性。
9. 可焊性老化测试
- 加速老化:模拟长期存储后材料氧化对可焊性的影响(如85℃高温老化48小时)。
- 结果判定:老化后润湿性下降幅度需≤20%。
检测项目的应用场景
- 电子行业:侧重润湿性、扩展率及微观缺陷控制。
- 汽车电子:强调耐环境性及机械强度测试。
- 航空航天:需通过极端条件验证(如真空焊接后的热循环性能)。
总结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4
20
12
21
20
29
20
19
26
19
20
30
22
23
22
25
18
18
20
2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