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检测技术解析
一、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的定义
二、检测项目的核心内容
1. 电气性能极限测试
- 测试目的:验证器件在单次或短时脉冲下承受的最高断态电压。
- 检测方法:
- 施加逐渐升高的电压脉冲至器件两端,直至达到标称的VDSM值。
- 记录电压波形及器件的漏电流变化(需使用高精度电流探头)。
- 关键设备:高压直流电源、脉冲发生器、示波器(带宽≥100MHz)、绝缘测试仪。
2. 重复性与失效阈值测试
- 测试内容:
- 单次脉冲极限测试:在规定时间内施加一次VDSM值的电压,观察是否发生击穿。
- 失效阈值检测:缓慢提升电压直至器件击穿,记录击穿电压值(需控制电流以防器件烧毁)。
- 判定标准:器件在VDSM标称值下无击穿或漏电流突变。
3. 温度特性测试
- 测试条件:
- 高温环境(如125℃)和低温环境(-40℃)下的电压耐受能力。
- 设备要求:高低温试验箱、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系统。
- 注意事项:需消除测试回路的热电势干扰。
4. 时间参数测试
- 测试重点:
- 电压上升率(dv/dt):验证器件在快速电压变化下的动态响应。
- 关断时间(tq):影响器件在脉冲结束后恢复阻断能力的速度。
- 方法:通过阶跃电压信号模拟实际工况,分析电压-时间波形。
5. 绝缘与安全性能测试
- 检测项目:
- 器件封装绝缘强度(如硅胶、陶瓷外壳的抗电弧能力)。
- 引脚与散热基板间的绝缘电阻(需使用兆欧表,测试电压≥2500V)。
三、检测流程与标准
1. 检测流程
- 预处理:清洁器件表面,消除污染物对测试的影响。
- 静态参数校准:使用LCR表测量初始漏电流(通常应<1μA)。
- 动态电压施加:按阶梯式(10% VDSM步进)逐步加压,每级保持1分钟。
- 数据采集:记录击穿前的最大电压值及对应漏电流。
- 失效分析:对击穿器件进行显微观察或X光检测,定位缺陷位置。
2. 参考标准
- 国际标准:IEC 60747(半导体分立器件标准)、JEDEC JESD77。
- 国内标准:GB/T 15291(晶闸管测试方法)、GB/T 4023。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
漏电流突增 | 封装内部污染或结构缺陷 | 筛选后重新封装或更换原材料 |
电压击穿点分散 | 测试回路接触阻抗不稳定 | 采用镀金探针并优化夹具设计 |
高温下耐压能力下降 | 热载流子效应加剧 | 优化器件散热结构或调整掺杂浓度 |
五、总结
- 《功率半导体器件动态参数测试技术》(科学出版社)
- IEC 60747-6 晶闸管系列标准解读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时许电路的转换频率检测下一篇:中心频率随温度变化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0
12
14
13
11
17
17
19
18
18
15
19
18
16
16
17
21
16
13
1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