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体温度检测项目详解
1. 额定电流下的稳态温升测试
- 目的:验证熔断体在持续额定电流下的散热性能,避免因温升过高导致误熔断或材料老化。
- 测试方法:
- 在25℃±5℃环境温度下,施加额定电流(In)至热平衡(通常≥1小时)。
- 使用热电偶或红外热像仪测量熔断体表面及端子的温度,记录最大温升ΔT。
- 判定标准:
- 根据IEC 60269-1,温升不得超过55K(端子)及80K(熔体本体)。
- UL 248要求端子温升≤50℃(环境40℃时)。
2. 过载电流下的瞬态温升测试
- 目的:评估短时间内突发过载(如电机启动电流)对熔断体热冲击的耐受能力。
- 测试方法:
- 施加1.5~2倍额定电流,持续30秒至2分钟。
- 监测温度上升速率及峰值,记录冷却至室温的时间。
- 关键参数:
- 峰值温度应低于熔体材料的熔点(如银合金约960℃)。
- 无物理形变或电弧残留。
3. 分断能力测试后的残余温度
- 目的:确保熔断体在短路分断后,残余温度不会引发二次故障或绝缘失效。
- 测试流程:
- 模拟最高短路电流(如100kA),熔断体分断后5分钟内测量外壳温度。
- 检查端子间绝缘电阻(需>1MΩ,依据GB 13539)。
- 安全阈值:
- 外壳温度≤150℃,避免引燃周边材料(如V-0级塑料)。
4. 极端环境温度适应性测试
- 目的:验证熔断体在高温/低温环境下的性能一致性。
- 测试条件:
- 高温测试:85℃环境中施加额定电流,监测温升叠加效应。
- 低温测试:-40℃冷启动后立即加载电流,观察熔断特性是否漂移。
- 标准参考:
- AEC-Q200(车规级)要求-40℃~125℃全温域功能正常。
5. 材料耐温性与老化测试
- 项目细分:
- 热变形测试:150℃下放置48小时,尺寸变化率<5%。
- TGA分析:热重分析仪检测填充材料(如石英砂)的分解温度(需>500℃)。
- 寿命加速试验:85℃/85%RH环境下循环通断,评估500次后的温升变化。
6. 温度循环与热疲劳测试
- 目的:模拟昼夜温差或设备启停导致的材料膨胀收缩疲劳。
- 方法:
- -40℃(30min)↔125℃(30min),循环100次。
- 检测熔体与端子的机械连接是否开裂,电阻变化<10%。
检测设备与标准依据
- 设备清单:
- 高精度恒流源(±1%)、多通道温度记录仪、环境试验箱、红外热成像仪。
- 核心标准:
- IEC 60269-1:低压熔断器的通用要求。
- UL 248-1:北美保险丝安全标准。
- GB/T 13539:中国低压熔断器标准。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4
11
18
16
15
21
17
16
12
21
18
13
21
17
21
18
16
14
20
1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