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检测项目
-
- 隔爆间隙与接合面参数:测量外壳接合面的宽度、间隙和表面粗糙度,确保其符合隔爆型(Ex d)要求。
- 紧固件强度:检查螺栓、螺母的机械强度和防松措施,防止爆炸压力导致外壳解体。
- 透明件抗冲击:验证观察窗、玻璃罩等透明部件的抗冲击能力(如1kg重锤跌落试验)。
-
- 最高表面温度测定:在额定工况下测试设备表面温度,确保不超过爆炸性气体组的温度组别(如T1-T6)。
- 热稳定性试验:评估设备在异常工况下的温升是否会引起自燃或材料劣化。
-
- 验证设备的防尘、防水性能(如IP54、IP65),确保内部电路在恶劣环境下不受污染或短路。
-
- 冲击试验:模拟设备在运输或使用中受到的机械冲击(如IK08等级)。
- 耐压试验:对隔爆外壳施加1.5倍设计压力的静压测试,持续10秒以上无变形或泄漏。
-
- 耐燃性测试:通过灼热丝试验(如850℃)或针焰试验,验证材料的阻燃性能。
- 耐老化测试:模拟长期高温、紫外线照射后的材料性能变化(如硬度、抗拉强度)。
-
- 绝缘电阻与耐压试验:检测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否符合要求(如2500V耐压测试)。
- 火花点燃试验:针对本安型(Ex i)设备,验证电路在短路或故障时是否产生危险火花。
-
- 高低温循环:在-40℃至+70℃范围内测试设备的启动、运行稳定性。
- 盐雾试验:模拟海洋或腐蚀性环境下的金属部件抗腐蚀能力(如96小时中性盐雾测试)。
-
- 验证密封件、润滑剂等与爆炸性介质的化学兼容性,防止材料膨胀、溶解或释放危险物质。
-
- 对增安型(Ex e)设备,模拟内部故障(如绕组短路)是否会引起爆炸性气体点燃。
-
- 测试设备在过电流、过电压等异常工况下的保护功能,确保安全停机或报警。
二、特殊场景检测项目
-
- 对同时采用多种防爆型式(如Ex d+e)的设备,需分别验证各部分的兼容性和安全性。
-
- 评估电池在短路、过充等故障下的热失控风险,以及无线信号是否可能引燃可燃气体。
-
- 增加振动试验和跌落试验,确保移动使用中的防爆性能不失效。
三、检测设备与标准依据
-
- 爆炸测试罐(验证隔爆性能)、高低温试验箱、火花试验装置、气体分析仪、压力传感器等。
-
- 国际标准:IEC 60079系列、ATEX 2014/34/EU指令。
- 中国标准:GB 3836.1~20、GB 12476(粉尘防爆)、GB/T 2423(环境试验)。
四、认证流程
- 样品送检:提供完整技术文件(图纸、材料清单、使用说明书)。
- 型式试验:实验室全面检测并生成报告。
- 工厂审查:验证生产一致性(如工艺、质量控制体系)。
- 证书颁发:通过后获得防爆合格证(如中国PCEC认证、国际IECEx认证)。
五、常见不合格项
- 隔爆接合面加工精度不足(如粗糙度Ra>6.3μm)。
- 非金属材料耐燃性未达标(灼热丝试验后持续燃烧>30秒)。
- 外壳防护等级不足(如IP54设备进水导致内部短路)。
六、总结
上一篇:试验分析检测下一篇:机械试验(振动、冲击、离心)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7
8
7
9
7
10
10
10
8
9
9
8
5
7
7
8
10
9
8
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