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溶物(以干基计)检测完整指南
一、检测定义与意义
- 食品行业:检测淀粉、糖类、调味品中的杂质含量。
- 化工领域:评估化肥、工业盐等产品的纯度。
- 环保监测:分析废水处理后的固体残留物。
二、检测核心项目与原理
-
- 溶解性验证:确保样品充分分散于水中,避免人为误差。
- 过滤效率:选择合适孔径滤膜(如定量滤纸或玻璃砂芯坩埚)以截留全部不溶物。
- 恒重操作:残留物需在105°C±2°C下干燥至前后两次称量差≤0.2mg。
- 干基校正:需同步测定样品水分含量,进行结果换算(公式见下文)。
三、检测步骤详解
- 仪器:分析天平(精度0.1mg)、恒温干燥箱、干燥器、玻璃砂芯坩埚(G4)或定量滤纸、抽滤装置、称量瓶。
- 试剂: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 干燥样品:若原始样品含水分,需先粉碎后于105°C烘干至恒重,密封保存。
- 称样:准确称取2~5g样品(精确至0.001g),记录质量(m₁)。
- 将样品转移至烧杯,加入适量热水(通常80~90°C),搅拌至完全溶解。
- 趁热用已恒重的滤器(质量记为m₂)抽滤,充分洗涤烧杯内壁,确保所有不溶物转移。
- 将滤器连同残留物置于干燥箱,105°C烘干2小时,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
- 重复干燥至恒重(两次称量差≤0.3mg),记录总质量(m₃)。
- 公式: 水不溶物(干基,%)=�3−�2�1×(1−�)×100水不溶物(干基,%)=m1×(1−W)m3−m2×100
- �W:样品水分含量(需单独测定)。
四、关键注意事项
-
- 避免滤纸破损或边缘未贴紧漏斗,导致固体流失。
- 洗涤时用热水冲洗滤渣至滤液无色(如检测有色物质)。
-
- 溶解温度需严格控制,防止部分物质高温变性导致假性不溶物增加。
- 干燥时间不足可能导致残留水分,过度可能引发有机物碳化。
-
- 原始样品若含水量高(如新鲜农产品),必须扣除水分,否则结果虚低。
-
- 天平每日使用前需校准,实验室湿度≤65%以避免吸潮。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六、标准与法规依据
- 国家标准:GB/T 5009.3-2016(食品中水不溶物的测定)、GB/T 2441.2-2010(尿素中水不溶物检测)。
- 行业规范:药典通则(如ChP 2020四部0832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七、总结
上一篇:(主梁)上拱度检测下一篇:氯化物(氯离子)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0
210
182
200
192
196
202
196
201
209
198
194
191
197
191
187
201
193
203
19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