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碎颗粒匀整度检测:核心检测项目与方法详解
一、引言
二、匀整度核心检测项目
1. 粒径分布检测
- D10/D50/D90:分别代表累积分布中10%、50%、90%颗粒的粒径值,用于描述整体分布范围。
- 跨度(Span):(D90-D10)/D50,衡量分布宽度,值越小匀整度越高。
- 多分散指数(PDI):标准差与平均粒径的比值,评估分布均一性。
- 筛分法(传统,适用于>50μm颗粒,成本低但分辨率低)。
- 激光衍射法(0.1-3500μm,快速、高精度,需考虑折射率校正)。
- 动态图像分析(结合粒径与形状,适合不规则颗粒)。
2. 颗粒形状分析
- 球形度(Sphericity):接近1表示形状趋近理想球体。
- 长径比(Aspect Ratio):长轴与短轴比值,用于针状或片状颗粒。
- 圆度(Roundness):边缘光滑程度。
- 静态图像分析(显微镜+软件,精度高但耗时)。
- 动态图像分析系统(实时拍摄流动颗粒,高效统计)。
3. 密度与孔隙率检测
- 真密度(氦气置换法,排除闭孔影响)。
- 振实密度(模拟实际填充状态)。
- 孔隙率:通过密度比计算。
4. 表面特性检测
- BET比表面积分析(气体吸附法,评估表面活性)。
- 扫描电镜(SEM)(微观形貌观察,定性分析)。
- 原子力显微镜(AFM)(纳米级粗糙度定量)。
5. 流动性测试
- 休止角(颗粒自然堆积的斜坡角度,角度越小流动性越好)。
- 卡尔指数(Carr Index):(振实密度-松装密度)/振实密度×100%,>25%表示流动性差。
三、检测标准与仪器选择
- 激光粒度分析仪(Malvern Mastersizer)。
- 动态图像分析系统(Sympatec QICPIC)。
- 全自动密度仪(Micromeritics AccuPyc)。
四、检测数据应用与工艺优化
- 质量控制:建立D50±10%的允差范围,超出阈值触发产线调整。
- 工艺改进案例:
- 某药企通过调整喷雾干燥参数,使颗粒PDI从0.8降至0.3,片剂崩解时间缩短40%。
- 锂电材料厂商优化球形度(从0.7提至0.9),电极涂布均匀性提升。
五、未来趋势
- 在线实时检测:集成PAT(过程分析技术),减少离线抽检滞后。
- AI驱动分析:机器学习自动识别颗粒形貌异常,实现智能分选。
- 多维度数据融合:结合粒径、形状、密度等多参数建立预测模型。
六、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8
20
17
17
20
16
20
24
21
18
14
21
14
16
14
17
11
11
14
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