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丙醚原药检测项目及方法详解
一、主要检测项目及意义
-
- 检测目的:确保原药中吡丙醚的纯度符合标准(通常要求≥95%)。
- 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
- 色谱条件示例: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54nm。
- 标准依据:参照FAO/WHO、GB/T 28143-2011《农药原药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
- 水分含量:卡尔费休法(Karl Fischer),控制水分≤0.5%(避免水解失效)。
- 酸度/碱度:酸碱滴定法,pH值范围通常为5.0~8.0。
- 不挥发物残留:105℃烘干法,限定残留量≤0.1%。
- 相关杂质:HPLC-MS检测合成副产物(如苯酚类衍生物),限量≤0.3%。
-
- 熔点:毛细管法,吡丙醚纯品熔点为45~48℃。
- 溶解度:测定其在甲醇、丙酮等溶剂中的溶解度,验证与原药标称一致性。
- 稳定性:加速试验(高温、高湿)评估原药降解情况。
-
- 急性毒性:LD50测定(大鼠经口、皮试),符合低毒农药标准。
- 环境残留:通过GC-MS检测土壤、水体中的半衰期,评估生态风险。
二、关键检测技术及仪器
-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用于主成分和杂质定量分析,需标准品对照,检测限可达0.01%。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 检测挥发性杂质和环境代谢产物。
- 红外光谱(FTIR)
- 验证分子结构特征峰(如苯环、醚键吸收峰)。
- 热分析仪(DSC/TGA)
- 测定熔点和热稳定性。
三、国际与国内标准对比
检测项目 | FAO标准 | 中国标准(GB) | EPA标准 |
---|---|---|---|
有效成分含量 | ≥95% | ≥95% | ≥94% |
水分 | ≤0.5% | ≤0.5% | ≤0.5% |
相关杂质总量 | ≤1.0% | ≤1.0% | ≤1.5% |
四、检测注意事项
- 样品前处理:避免光照和高温,防止吡丙醚光解或挥发。
- 仪器校准:定期使用标准品校准色谱系统,确保数据准确性。
- 数据记录:需记录检测条件(温度、湿度)、平行样结果及相对标准偏差(RSD≤2%)。
- 交叉污染控制:实验室需单独处理高毒性农药样品,避免干扰。
五、
- FAO Specifications for Pyriproxyfen (2018).
- GB/T 28143-2011 农药原药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 EPA Pesticide Fact Sheet: Pyriproxyfen (2020).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6
13
13
15
16
16
15
22
25
21
20
19
23
20
25
20
26
23
24
18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