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挥发酸(以乳酸计)检测项目详解
一、检测意义
- 品质判定:不挥发酸含量直接影响食品风味(如发酵乳制品、调味品)及保质期,超标可能预示腐败或工艺异常。
- 工艺监控:发酵过程中酸度变化需精准控制,确保产物符合预期(如泡菜、酸奶)。
- 安全预警:部分不挥发酸(如乳酸)异常积累可能提示微生物污染或代谢异常。
二、检测方法
- 原理:通过氢氧化钠中和酸,以酚酞指示终点,换算总酸量。
- 关键步骤:
- 样品预处理:粉碎后沸水浴排除挥发性酸(如乙酸),定容过滤。
- 滴定条件:0.1mol/L NaOH标准液,80℃水浴保持反应活性。
- 终点判定:粉红色持续10秒不褪色,避免二氧化碳干扰。
- 适用范围:需区分具体酸种类(如乳酸、柠檬酸)的精准定量。
- 优势:高选择性,可排除复杂基质干扰。
- 局限性:设备成本高,操作需专业人员。
三、检测流程(以滴定法为例)
-
- 称取10.00g样品(精确至0.001g),加50ml无CO₂水匀浆。
- 沸水浴30分钟,冷却后定容至250ml,离心取上清液。
-
- 移取25.00ml滤液,加50ml煮沸冷却水,3滴酚酞。
- 用0.1mol/L NaOH滴定至微红色,记录消耗体积V。
-
- 公式参数:
- �V: NaOH消耗量(ml)
- �C: NaOH浓度(mol/L)
- �m: 样品质量(g)
- 0.09: 乳酸毫摩尔质量(g/mmol)
- 公式参数:
四、质量控制要点
- 空白试验:每批次样品同步测定空白值,消除试剂干扰。
- 标准物质校准:使用已知浓度的乳酸标准液验证回收率(要求95%-105%)。
- 平行测定:同一样品至少双平行,相对偏差≤5%。
- 仪器校准:pH计和滴定管定期校验,确保精度。
五、标准参考
- 国内标准:GB 5009.239-2016 《食品中酸度的测定》
- 国际标准:ISO 750-1998 《水果蔬菜制品滴定酸度测定》
- 行业规范:乳制品加工需参照GB 19302-2010中酸度要求。
六、典型应用场景
-
- 酸奶、泡菜:监控乳酸菌发酵进程。
- 果汁饮料:检测柠檬酸、苹果酸添加量是否符合标准。
-
- 发酵液分析:优化抗生素生产中的碳源代谢效率。
-
- 酸性产品(如果酸焕肤剂):确保pH值与标注一致,避免皮肤刺激。
七、注意事项
- 温度控制:滴定过程需保持溶液温度≥60℃,防止反应滞后。
- 干扰排除:深色样品(如酱油)建议改用电位滴定法,避免颜色干扰终点判断。
- 数据修约:最终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单位精确至0.1g/kg。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3
15
14
17
14
13
15
16
16
15
22
25
21
20
19
25
20
25
20
26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