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及总砷检测技术详解:检测项目与应用要点
一、检测项目分类
-
- 定义:测定样品中所有形态砷的总含量,包括无机砷、有机砷及其衍生物。
- 适用场景:
- 环境监测(土壤、水体、大气颗粒物)
- 食品安全筛查(大米、海产品、饮用水)
- 工业原料质量控制(矿石、煤炭、金属材料)
-
- 关键形态:
- 无机砷(As³⁺、As⁵⁺):剧毒,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Ⅰ类致癌物。
- 有机砷:如砷甜菜碱(AsB)、砷胆碱(AsC)、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等,毒性显著低于无机砷。
- 检测意义:
- 评估不同形态砷的毒性风险(如海产品中AsB占比高,毒性可忽略)。
- 满足法规要求(如中国《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大米中无机砷≤0.2 mg/kg)。
- 关键形态:
二、常用检测方法及原理
方法 | 原理 | 检出限 | 适用对象 |
---|---|---|---|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 砷化物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氢化物,通过原子荧光测定砷浓度。 | 0.01–0.1 μg/L | 水、食品、生物样品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高温电离砷原子,通过质荷比(m/z=75)定量分析。 | 0.001–0.01 μg/L | 痕量总砷(如饮用水、血液) |
高效液相色谱-ICP-MS联用(HPLC-ICP-MS) | 先通过色谱分离不同形态砷,再用ICP-MS定量。 | 0.1–1.0 μg/kg | 砷形态分析(食品、环境) |
银盐比色法 | 砷与银盐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通过吸光度测定浓度。 | 1–10 μg/L | 低成本筛查(土壤、废水) |
三、检测流程关键环节
-
- 消解技术:
- 湿法消解(硝酸+过氧化氢体系):适用于固体样品(土壤、食品)。
- 微波消解:高效、低污染,适合痕量砷分析。
- 提取分离(形态分析): 使用甲醇-水溶液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砷,或通过固相萃取(SPE)分离不同形态。
- 消解技术:
-
- 标准物质校准(如NIST 1640a天然水标准)。
- 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应达80%~120%)。
- 空白实验消除试剂及环境干扰。
四、法规与标准限值
-
- 饮用水(GB 5749-2022):总砷≤0.01 mg/L。
- 大米(GB 2762-2022):无机砷≤0.2 mg/kg。
-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GB 15618-2018):农用地砷限值20–100 mg/kg(依pH分级)。
-
- WHO饮用水指南:总砷≤0.01 mg/L。
- 欧盟EC 1881/2006:大米制品无机砷≤0.3 mg/kg。
五、特殊场景应用案例
-
- 总砷含量高(如海带可达30–50 mg/kg),但90%为低毒AsB,需通过HPLC-ICP-MS确认无机砷占比。
-
- 检测工人尿液中无机砷代谢物(MMA、DMA),评估长期接触风险。
-
- 雄黄(As₂S₂)等矿物药需严格控制可溶性砷形态(如As³⁺)。
六、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 难点:有机砷标准品短缺、复杂基质干扰(如海产品中脂质影响提取效率)。
- 创新方向:
- 便携式检测设备(如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
- 人工智能辅助光谱数据分析,提升形态识别精度。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4
215
191
203
198
204
210
202
207
217
204
199
204
203
198
195
210
199
209
202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