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测背景与必要性
- 安全保障:预防电气短路、机械故障或制冷剂泄漏引发的安全隐患。
- 效能优化:确保制冷效率,降低能耗成本。
- 合规要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二、核心检测项目
1. 硬件系统检测
-
- 运行状态:振动值、噪音水平、轴承温度、润滑油油位及污染度。
- 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与额定参数对比,判断是否存在过载或效率下降。
- 密封性:检查轴封、法兰连接处是否渗漏制冷剂或润滑油。
-
- 换热效率:通过温差对比(进出水温度差)评估结垢或堵塞情况。
- 表面清洁度:检查粉尘、油污附着程度,影响散热需及时清理。
- 焊接点与管道:排查腐蚀、开裂或变形风险。
-
- 膨胀阀调节精度:开度与实际负载匹配性测试。
- 传感器校准:温度、压力传感器的准确性校验。
- 电气控制箱:继电器、接触器触点状态,PLC程序稳定性。
2. 安全性能检测
-
- 防爆外壳完整性:符合GB 3836.1标准,隔爆面无损伤、紧固件无松动。
- 电气部件防爆等级:电机、开关等需满足Ex d I Mb级(煤矿防爆要求)。
-
- 使用卤素检漏仪或红外成像仪,重点检查管路连接处、阀门密封点。
- 制冷剂浓度监测:确保泄漏量低于安全阈值(如R134a的TLV-TWA限值)。
-
- 绝缘电阻:电气线路对地绝缘电阻值不低于2 MΩ。
- 接地电阻:接地系统电阻≤4Ω,避免漏电风险。
- 过载保护功能:模拟过载条件,测试断路器动作灵敏性。
3. 性能指标检测
- 制冷量测试
- 通过流量计与温差法计算实际制冷量,对比额定值偏差(允许±10%)。
- 能效比(COP)
- 输入功率(kW)与制冷量(kW)的比值,COP≥2.5视为合格。
- 温度控制精度
- 设定目标温度后,监测波动范围(±1.5℃以内)。
- 运行稳定性
- 连续满载运行4小时,记录压力、温度变化曲线,无异常波动。
4. 环境适应性检测
- 抗振动测试
- 模拟井下运输及运行振动条件,检查管路固定件、支架是否松动。
- 防潮与耐腐蚀性
- 检查冷凝水排放系统是否畅通,外壳涂层有无剥落。
三、检测方法与工具
- 仪器设备
- 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振动分析仪、绝缘电阻测试仪、气体检漏仪。
- 检测流程
- 停机检测(静态检查):外观、密封性、紧固件状态。
- 运行检测(动态测试):压力、温度、电气参数实时监测。
四、检测标准与规范
- 国家标准
- GB/T 21362-2008《矿用制冷设备》
- AQ 1029-20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 行业要求
- 《煤矿井下压缩空气制冷系统安全技术条件》
五、检测报告与整改建议
- 基本信息:设备型号、安装位置、检测日期。
- 检测数据:关键参数实测值与标准值对比表。
- 问题清单:如“冷凝器散热片积尘率达30%,建议清洗”。
- 风险评级:根据缺陷严重性分级(紧急、重大、一般)。
六、检测注意事项
- 检测前需切断电源并确认瓦斯浓度低于0.5%。
- 制冷剂回收需使用专业设备,避免直接排放。
- 检测人员须持有煤矿特种设备检测资质。
结语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气体检测管用圆筒形负压式采样器检测下一篇:镍-金属氢化物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2
24
27
19
20
19
20
18
22
17
19
23
17
21
23
24
22
24
27
20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