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用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检测项目及方法
一、基础理化性质检测
-
- 方法:目视观察,记录液体透明度、固体粉末分散性等
- 标准:SY/T 5971-2016《油气田化学剂通用技术规范》
-
- 方法:pH计法(1%水溶液,25℃)
- 意义:评估与酸液/注水体系的相容性。
-
- 方法:溶速测试(不同矿化度水溶液)
- 关键参数:完全溶解时间、溶液稳定性。
-
- 仪器:密度计、旋转粘度计
- 条件:模拟地层温度(60-120℃)下的流变性能。
二、核心性能评价项目
-
- 实验方法:
- 离心法:钠基蒙脱石粉末经稳定剂浸泡后离心,计算膨胀率降低百分比。
- 线性膨胀仪法:岩心片在溶液中浸泡24h,测量膨胀高度变化。
- 评价标准:防膨率≥80%为合格(SY/T 5971-2016)。
- 实验方法:
-
- 步骤:
- 制备人造/天然岩心(渗透率50-500mD)。
- 注入稳定剂溶液(浓度0.5-2%)。
- 反向注水模拟地层流体冲刷,测定渗透率保持率。
- 关键指标:渗透率损失率<15%(高温高压条件下)。
- 步骤:
-
- 方法:将稳定剂与15-28%盐酸混合(90℃,2h),观察是否分层、沉淀。
- 扩展测试:酸液/稳定剂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腐蚀速率。
-
- 条件:高矿化度水(如20×10⁴mg/L Ca²⁺+Mg²⁺溶液)
- 评价:通过Zeta电位仪测定粘土颗粒表面电位变化,要求|Δζ|<5mV。
-
- 动态模拟:注入10PV(孔隙体积)地层水,监测防膨率衰减曲线。
- 合格标准:连续冲刷后防膨率>70%。
三、配伍性及长期稳定性检测
-
- 测试内容:
- 与稠化剂(如瓜胶)、破胶剂混合后的粘度变化
- 与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的协同效应
- 判定:无絮凝、沉淀,体系稳定性>48h。
- 测试内容:
-
- 条件:120℃下密闭热滚16h,冷却后检测防膨率保留值。
- 仪器:高温高压老化罐(HTHP Cell)。
四、环保与安全检测
-
- 方法:发光细菌法(ISO 11348-3)或鱼类急性毒性试验(LC50>10000mg/L)。
-
- 标准:NACE TM0169-2016,碳钢片在90℃下浸泡72h的腐蚀速率(要求<0.076mm/a)。
五、检测数据分析与报告
-
- 对比空白样(未加稳定剂)与处理样的性能差异
- 绘制防膨率-浓度曲线、渗透率-冲刷次数曲线
-
- 推荐使用权重评分法:防膨性能(40%)、渗透率保护(30%)、耐温抗盐(20%)、环保性(10%)。
六、行业标准引用
- SY/T 5107-2016 《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方法》
- API RP 13J-2014 《完井液实验室测试》
- GB/T 16488-1996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光度法》
上一篇:防喷器控制装置检测下一篇:石油钻采高压管汇件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9
227
202
211
208
211
224
217
228
229
212
213
216
214
207
204
221
207
220
213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