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用沥青类材料的评价方法及检测项目
一、物理性质检测
1. 软化点(Softening Point)
- 检测目的:评价沥青材料的耐温性能,反映其在高温下的软化特性。
- 测试方法:环球法(ASTM D36),通过加热使沥青样品在规定条件下软化并流动,记录软化温度。
- 标准要求:钻井用沥青的软化点通常需≥120℃(根据井深调整)。
2. 针入度(Penetration)
- 检测目的:表征沥青硬度及稠度,间接反映其封堵能力。
- 测试方法:针入度仪法(ASTM D5),在规定温度(25℃)下,标准针垂直刺入沥青样品5秒的深度(单位为0.1mm)。
- 典型范围:钻井沥青针入度一般为40~100(0.1mm)。
3. 溶解度(Solubility)
- 检测目的:检测沥青中有效成分含量及杂质残留情况。
- 测试方法:甲苯或四氯化碳溶解法(SY/T 5118),通过溶解过滤后计算不溶物质量占比。
- 标准要求:溶解度应≥95%(甲苯不溶物≤5%)。
4. 密度(Density)
- 检测目的:评估材料密度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 测试方法:比重瓶法(ASTM D70)或密度计法。
5. 闪点(Flash Point)
- 检测目的:确保运输和储存安全性。
- 测试方法:克利夫兰开杯法(ASTM D92)。
二、化学性质检测
1. 灰分(Ash Content)
- 检测目的:反映无机杂质含量,高灰分可能导致钻井液流变性恶化。
- 测试方法:高温灼烧法(GB/T 508),将样品在800℃下灼烧至恒重,计算残留灰分质量占比。
- 标准要求:灰分≤5%。
2. 硫含量(Sulfur Content)
- 检测目的:避免高硫沥青腐蚀钻具或污染环境。
- 测试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ASTM D4294)或燃烧法。
3. 重金属含量
- 检测目的:符合环保要求(如Hg、Pb、Cd等)。
- 测试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OES)。
三、功能性检测
1. 高温高压(HTHP)滤失量
- 检测目的:评价沥青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抑制滤液侵入地层的能力。
- 测试方法:HTHP滤失仪(如OFITE设备),模拟井下条件(≥150℃、3.5MPa)测定30分钟的滤失量。
- 标准要求:滤失量≤15mL(随配方调整)。
2. 封堵性能评价
- 检测方法:
- 砂床实验:将沥青钻井液倒入砂床(中压/高温条件),测量封堵层厚度及渗透率。
- 裂缝封堵仪:模拟不同宽度裂缝,测试封堵效率和承压能力。
3. 流变性影响
- 检测目的:评估沥青对钻井液流变参数(如塑性黏度、动切力)的影响。
- 测试方法:六速旋转粘度计(如FANN 35)测定钻井液加入沥青前后的流变曲线。
4. 润滑性测试
- 检测方法:极压润滑仪(如EP Lubricator)测定摩擦系数降低率。
5. 配伍性试验
- 检测目的:验证沥青与其他处理剂(如降滤失剂、抑制剂)的协同性。
- 测试方法:混合后观察稳定性(是否絮凝、沉淀)及性能变化。
四、检测结果应用
- 质量控制:确保沥青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如SY/T 5233《钻井液用沥青类材料技术要求》)。
- 配方优化:根据高温稳定性、封堵效率等数据调整钻井液体系。
- 环保合规:通过重金属及硫含量检测满足HSE要求。
- SY/T 5233-2014《钻井液用沥青类材料技术要求》
- API RP 13B《钻井液测试标准推荐做法》
- ASTM/GB测试标准
转成精致网页
上一篇:技术级低黏羧甲基纤维素(CMC-LVT)检测下一篇:绝缘绳索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0
31
20
27
20
23
19
19
17
21
25
29
26
29
28
27
26
31
39
34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