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完整性检测
-
- 表面损伤:检查测杆是否有划痕、锈蚀、变形或裂纹,重点关注水下作业部分的腐蚀情况。
- 连接部件:确认各节杆体连接处(如螺纹、卡扣)是否稳固,是否存在松动或磨损。
- 垂直度:使用水平仪检测测杆整体垂直度,偏差超过±1°需校正。
-
- 固定底座:评估安装基座的稳定性,防止因振动或水流冲击导致移位。
- 标尺固定:确认刻度标尺(金属或陶瓷材质)与杆体粘合是否牢固,无脱落风险。
二、材料性能检测
-
- 材质分析:针对不锈钢、铝合金或复合材料测杆,通过盐雾试验(GB/T 10125标准)评估抗腐蚀能力。
- 涂层检测:检查防锈涂层是否均匀,使用测厚仪验证镀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50μm)。
-
- 抗弯试验:施加额定载荷(通常为最大工作荷载的1.5倍),检测杆体是否发生塑性变形。
- 疲劳测试:模拟高频使用下的反复受力,确保连接部件无断裂风险。
三、测量精度校准
-
- 线性误差:使用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对比测杆刻度,误差应≤±1mm/m。
- 温度补偿:检测不同水温(0~40℃)下金属测杆的热膨胀系数,修正刻度偏差。
-
- 压力传感器:通过标准压力源验证水深测量精度(误差≤±0.5%FS)。
- 流速探头:在流速检定槽内比对标准流速仪,确保输出信号线性度达标。
四、标志与标识检查
-
- 目视检查刻度数字、刻度线是否磨损、褪色,夜间作业测杆需验证荧光涂层的可见性。
- 使用脱脂棉蘸酒精擦拭标尺,确认刻度抗污能力。
-
- 核对产品铭牌信息(型号、生产日期、厂商),确认符合《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SL/T 108-2017)要求。
- 检查安全警示标识(如最大工作水深、导电警告)是否完整。
五、功能性测试
-
- 密封性检测:对带有电子舱的测杆进行加压试验(IP68标准),确保无渗水。
- 抗流测试:在水槽中模拟不同流速(0.5~5m/s),观察测杆摆动幅度是否影响读数。
-
- 折叠/伸缩机构:重复操作50次,检查卡滞或磨损情况。
- 重量负荷:单人携带测杆(长度≥5m时)总重不应超过15kg。
六、环境适应性验证
-
- 将测杆在-20℃(低温)与+60℃(高温)环境中各放置4小时,恢复常温后检测结构稳定性。
-
- 在湿度≥95%环境中持续暴露48小时,检查金属部件是否生锈、复合材料是否分层。
七、检测周期与维护建议
- 常规检测:每季度一次外观与刻度检查,每年一次全面校准。
- 特殊情况:洪水期后或遭受外力撞击后需立即检测。
- 维护措施:锈蚀部位及时除锈喷涂,磨损螺纹涂抹防水润滑脂,电子模块定期更换干燥剂。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9
24
31
27
32
28
35
36
27
23
24
25
21
24
22
21
18
18
23
2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