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量规检测项目与技术要点
一、螺纹量规的类型与检测目标
-
- 通规:模拟螺纹的最大实体尺寸(螺栓的最小实体、螺母的最大实体),需能顺畅旋入被测工件。
- 止规:模拟螺纹的最小实体尺寸(螺栓的最大实体、螺母的最小实体),应无法旋入或仅部分旋入工件。
- 检测目标:验证量规的尺寸精度、螺纹角和表面形貌是否符合ISO 1502、GB/T 3934等标准。
-
- 工作量规用于直接检测工件,校对量规则用于校准工作量规的精度(如校对塞规、校对环规)。
二、螺纹量规的关键检测项目
-
- 重要性:中径是决定螺纹配合精度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螺纹的强度和密封性。
- 检测方法:
- 三针法:使用三根标准针(直径符合螺纹角要求)放置在螺纹槽中,通过千分尺测量针外径,结合公式计算中径。
- 螺纹扫描仪:采用光学或接触式扫描仪直接获取中径数据(适用于高精度量规)。
- 标准依据:ISO 724、GB/T 196。
-
- 大径:外螺纹顶部或内螺纹底部的直径。
- 工具:外径千分尺或投影仪测量。
- 小径:外螺纹根部或内螺纹顶部的直径。
- 工具:内径千分表或气动量仪测量。
- 误差允许范围:通常为中径公差的50%~80%(参考ISO 965-1)。
- 大径:外螺纹顶部或内螺纹底部的直径。
-
- 螺距:相邻螺纹牙顶的距离。
- 导程:螺纹旋转一周的轴向移动距离(单线螺纹导程=螺距)。
- 检测工具:
- 螺距规:通过标准模板对比。
- 万能工具显微镜:直接测量螺距累积误差(总长误差不超过±0.02mm)。
-
- 标准牙型角:公制螺纹60°,英制螺纹55°。
- 检测方法:
- 光学投影仪:放大螺纹轮廓,对比标准角度模板。
- 螺纹轮廓仪:数字化测量牙型半角偏差(允许±15’公差)。
-
- 检测内容:
- 螺纹表面粗糙度(Ra≤0.8μm)。
- 划痕、锈蚀或磨损区域(通规磨损不允许超过中径公差的50%)。
- 工具:表面粗糙度仪、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
- 检测内容:
-
- 使用校对量规(如校对塞规)对工作量规进行反向校验,确保两者匹配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通常≤2μm)。
三、检测流程与注意事项
-
- 清洁量规表面,去除油污和碎屑。
- 将量规与工件置于恒温环境(20±1℃)至少4小时,消除热膨胀误差。
-
- 通规检测时,旋入力应均匀(禁止敲击或强制旋入)。
- 止规检测时,旋入深度不超过1.5个螺距为合格。
-
- 通规不合格:无法旋入工件,表明工件中径过大或牙型误差超标。
- 止规不合格:过度旋入工件,表明工件中径过小。
四、常见问题与维护建议
-
- 长期磨损导致中径变小(通规)或变大(止规)。
- 表面锈蚀或磕碰损伤。
-
- 定期涂防锈油,存放于干燥无尘环境。
- 每6个月进行一次周期检定(使用频率高时缩短至3个月)。
五、总结
转成精致网页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33
24
21
22
24
20
23
21
20
17
17
20
26
17
25
21
24
25
21
25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