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检测
(重点关注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
一、检测项目分类
1. 电气性能测试(铜缆系统)
- 连通性测试:验证线缆两端端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反接、交叉等故障。
- 接线图(Wire Map):确认线序符合T568A/T568B标准,屏蔽层接地完整性。
- 线缆长度:单根链路长度≤90m(水平子系统),总长度(含跳线)≤100m。
- 传输时延(Propagation Delay):≤555ns/100m(Cat5e及以上)。
- 衰减(Attenuation):信号在传输中的损耗值,需低于标准限值(与频率、线缆类别相关)。
- 近端串扰(NEXT, Near-End Crosstalk):相邻线对间信号干扰,要求符合相应类别标准。
- 回波损耗(Return Loss):因阻抗不匹配导致的反射信号损耗,需满足参数要求。
- 综合近端串扰(PS NEXT)与等电平远端串扰(ELFEXT):多线对同时传输时的干扰评估。
2. 光纤系统专项检测
- 衰减值(插入损耗):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或光源/光功率计测试,需满足设计值(如单模光纤≤0.3dB/km)。
- 光纤长度:与实际敷设长度偏差≤10%。
- 极性验证:收发光纤的连接极性一致(如TIA-568.3-D标准)。
- 端面清洁度检查:通过显微镜确认连接器端面无污染或划痕。
- 回波损耗(反射损耗):单模光纤≥26dB,多模光纤≥20dB。
3. 物理安装规范检查
- 线缆敷设:弯曲半径≥4倍线缆外径(非屏蔽)/8倍(屏蔽线缆);避免与强电线路平行间距<30cm。
- 标签标识:所有配线架、端口、线缆需按TIA-606标准标注编号。
- 设备间环境:温湿度(10°C~35°C,20%~80%)、防尘、抗震支架安装合规性。
- 接地与屏蔽:屏蔽线缆的接地电阻≤1Ω,全程连续导通。
- 防火措施:线缆阻燃等级(如CMR/CMP)符合建筑防火规范。
4. 文档与标识管理核查
- 竣工图纸:核对实际布线路径与设计图一致性。
- 测试报告:包含每一条链路的电气性能参数(需第三方认证实验室盖章)。
- 标识系统:机柜、配线架、信息点标签清晰可追溯。
二、检测流程与工具
- 前期准备:检查设备(如FLUKE DSX/DSP系列测试仪、OTDR)、校准证书有效性。
- 抽样规则:按10%比例抽检(主干链路100%检测)。
- 判定标准:单项指标不合格即判定链路不通过,需整改复测。
三、常见不合格项与处理
- 线序错误:重新端接并复测。
- 衰减超标:排查连接器污染、过度弯曲或线缆质量问题。
- 串扰异常:检查线对分离度或更换高等级线缆。
四、验收
上一篇: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检测下一篇:纤维光学隔离器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65
222
201
209
204
207
219
211
222
223
209
209
213
212
203
201
216
206
213
209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