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检测
发布时间:2025-08-02 20:59:05- 点击数: - 关键词: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检测项目详解
一、引言
二、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检测目的:验证三唑酮的实际含量是否符合标称值(如20%、50%等)。
- 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色谱条件:C18反相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 通过外标法计算峰面积,确定含量。
- 气相色谱法(GC):适用于低沸点杂质较少的产品。
- 标准要求:有效成分含量偏差需在标称值的±5%以内(参照GB/T 14825-2006)。
2. 物理性能指标
- 悬浮率:
- 方法:按GB/T 14825-2006,将样品稀释后静置30分钟,取上层液测定残留物含量,计算悬浮率(应≥70%)。
- 意义:悬浮率低会导致药液沉积,影响防治效果。
- 湿润时间:
- 测定:将样品撒入水面,记录完全润湿所需时间(通常≤120秒)。
- 细度(粒径分布):
- 方法:过筛法(98%通过44μm筛)或激光粒度仪分析,确保颗粒均匀。
- pH值:
- 标准:pH 5.0~8.0(GB/T 1600-2001),避免对作物或器械造成腐蚀。
3. 化学稳定性测试
- 热贮稳定性:
- 条件:54℃±2℃下贮存14天,测定分解率(要求有效成分分解率≤5%)。
- 冷贮稳定性:
- 条件:0℃贮存7天,观察是否结块或悬浮性下降。
4. 安全性指标
- 重金属残留:
- 检测铅(Pb)、砷(As)、镉(Cd)、汞(Hg)含量,符合GB 20813-2006(如Pb ≤20 mg/kg)。
- 有害杂质:
- 检测合成中间体(如1,2,4-三唑)残留量,需低于0.5%。
5. 包装与标签合规性
- 包装密封性:检查是否防潮、防漏。
- 标签信息:核对有效成分含量、生产日期、毒性标识、使用方法等是否符合《农药标签管理办法》。
三、检测流程与注意事项
- 采样:按GB/T 1605-2001标准多点采样,混合均匀后缩分至100g待测。
- 前处理:研磨过筛(75μm),避免结块影响检测。
- 仪器校准:HPLC/GC需用标准品校准,确保数据准确性。
- 质量控制:每批次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加标回收率控制在95%~105%。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悬浮率不达标:可能因助剂(如分散剂)不足,需调整配方。
- 热贮后分解率高:建议添加稳定剂(如环氧大豆油)或改进生产工艺。
- pH值异常:检查填料(如高岭土)的酸碱度或调节剂用量。
五、国际标准参考
- FAO/WHO标准:要求悬浮率≥60%,湿润时间≤60秒。
- CIPAC方法:CIPAC MT 15.1用于悬浮率测定,MT 53.3用于热贮测试。
六、结语
上一篇:苯醚甲环唑微乳剂检测下一篇:乙草胺原药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139
130
128
151
105
126
141
129
118
113
139
118
121
121
127
118
120
127
107
117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