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异氰尿酸钠(SDIC)检测技术要点及检测项目分析
一、概述
二、关键检测项目及方法
1. 有效氯含量检测
- 碘量法(国家标准推荐):
- 样品溶解后,在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反应释放碘单质;
-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有效氯含量。
- 快速检测试纸法(现场筛查):适用于即时监测,精度较低。
2. pH值测定
- 配置10g/L溶液,使用校准后的pH计直接测定。 标准范围:溶液pH值应在6.0~7.0(25℃)。
3. 水分含量测定
- 卡尔费休法(精确测定):通过电化学滴定检测水分;
- 烘箱干燥法(常规检测):105℃恒重至质量稳定。 限值:优级品水分≤5.0%,合格品≤7.0%。
4. 重金属检测(以Pb计)
-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定量检测铅、砷、镉等;
- 比色法:样品经酸化处理后与硫代乙酰胺反应显色比对。 限值:重金属总量≤10mg/kg(饮用水级)。
5. 溶解性及溶液稳定性
- 称取1g样品溶于100mL水中,观察是否完全溶解;
- 将溶液避光保存48小时,测定有效氯留存率(应≥90%)。
6. 副产物检测(氰尿酸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并定量残留氰尿酸; 限值:氰尿酸含量需符合投加后水体安全阈值。
三、质量控制要点
- 样品预处理:研磨均匀,避免光照及高温;
- 干扰因素控制:滴定过程需避光操作,防止有效氯光解;
- 仪器校准:pH计、天平等设备需定期校验;
- 批次一致性检验:每批次检测有效氯及水分,确保稳定性。
四、应用场景差异化管理
- 饮用水处理:需额外检测三氯甲烷等消毒副产物(参考GB 5749);
- 工业循环水:侧重检测缓蚀性能及藻类灭活率;
- 泳池水:结合游离氯与结合氯比例分析(防止氯胺刺激性)。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有效氯衰减快:检查水分是否超标或储存条件不当(需避光、阴凉);
- 溶解浑浊:可能含不溶性杂质,需检测原料氰尿酸纯度;
- pH异常:调整投加量或配合缓冲剂使用。
六、
- GB/T 23854-2009 二氯异氰尿酸钠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
- EPA 815-R-06-010 消毒剂残留检测指南
上一篇:苯氧乙醇检测下一篇:乙酸二甲基苄基原酯检测


材料实验室
热门检测
254
214
189
203
196
204
208
201
207
215
203
199
196
202
195
193
207
198
207
201
推荐检测
联系电话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