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纯度/含量无损检测的核心意义
在贵金属交易、珠宝加工和工业应用中,纯度与含量是决定材料价值的关键指标。传统化学检测方法需破坏样品且耗时较长,而无损检测技术通过物理手段实现快速、精准的定量分析,已成为现代贵金属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无损检测不仅适用于成品首饰、投资金条等高端制品,在电子工业废料回收、考古文物鉴定等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其检测误差可控制在0.1%-0.5%之间,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样品的完整性。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无损检测技术,XRF通过激发样品表面元素产生特征X射线光谱,结合数据库比对实现元素种类及含量的快速分析。手持式XRF设备可在30秒内完成黄金、铂金等常见贵金属的纯度检测,检测深度约50μm,特别适合珠宝镶嵌件和薄层镀膜的检验。但需注意该方法对样品表面平整度要求较高,且难以检测轻元素(如碳、氧)。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
针对微观尺度的检测需求,EPMA利用聚焦电子束激发样品产生特征X射线,结合波长色散谱仪实现微米级区域的元素定量分析。该方法适用于贵金属合金的晶界成分检测、古代金币的包浆分析等精密检测场景,空间分辨率可达1-3μm,但设备成本较高且需专业操作人员。
超声波密度检测法
基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改进型检测技术,通过超声波精确测量样品密度,结合贵金属密度标准值计算纯度。此方法对检测对象的形状无特殊要求,尤其适合非规则贵金属制品的现场检测,但需预先掌握合金成分的密度参数,含其他金属元素的合金材料需建立专用计算模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新兴的快速检测技术通过高能激光脉冲在样品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分析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获取元素信息。LIBS技术可实现多元素同步检测,适用于铑、钯等稀有贵金属的痕量分析(检测限可达ppm级),且无需真空环境,但需注意激光可能造成微米级表面痕迹。
检测选择与质量控制要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检测目的选择合适方法:XRF适用于常规快速筛查,EPMA用于微观结构研究,LIBS适合痕量元素检测。所有检测设备均需定期用标准样品校准,检测环境应控制温湿度(建议20±2℃,RH40%-60%),同时建立多方法交叉验证机制,尤其对高价值样品建议结合至少两种检测技术复核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