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检测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检测的重要性
婴幼儿及儿童服装作为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特殊消费品,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儿童健康。由于0-14岁儿童皮肤屏障功能未发育完善、活动行为具有特殊性,服装中的化学残留、机械安全隐患等问题可能引发过敏、窒息等风险。我国强制标准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将检测项目细化为8大类42项指标,欧盟REACH法规、美国CPSIA法案等国际标准也提出了严格要求。专业检测既是生产企业的合规要求,更是保障儿童生命健康的必要防线。
核心检测项目分类
1. 化学安全性检测
重点检测甲醛含量(≤20mg/kg)、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禁用)、重金属(铅≤90mg/kg、镉≤100mg/kg)、邻苯二甲酸酯(DEHP等6种塑化剂总量≤0.1%)等有害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精密仪器,确保服装面料、印花、装饰物符合生态安全要求。
2. 物理机械安全检测
包含附件抗拉强度(纽扣/亮片需承受70N拉力)、绳带长度(7岁以下儿童头颈部禁用绳带)、锐利边缘检测(金属配件需倒角处理)。通过模拟儿童撕咬、拉扯行为,避免小部件脱落导致误吞风险,婴幼儿服装还需通过唾液色牢度测试。
3. 燃烧性能检测
针对睡衣等易燃品类,需通过垂直燃烧试验(续燃时间≤2秒)、损毁长度≤17.8cm等指标,阻燃性能需达到1级标准。测试时区分绒面/平面织物,模拟不同燃烧场景。
4. 生物安全性检测
包括pH值检测(4.0-7.5)、异味等级(≤2级)、抗菌性能(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70%)、致敏染料检测等。特别针对口水巾、贴身内衣等产品,需增加微生物检测(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不得检出)。
特殊功能性检测
对宣称具有防紫外线、吸湿速干、保温等功能的产品,需额外进行UPF值(≥40)、水分蒸发速率(≥0.18g/h)、热阻值(≥0.15m²·K/W)等专项测试。智能穿戴类童装还需通过电磁兼容(EMC)检测,确保电子元件安全性。
消费者选购指南
家长选购时需查看吊牌是否标注"A类"、"GB 31701"字样,检查接缝强度(≥100N/cm)、闻有无刺鼻气味。建议优先选择浅色纯棉制品,避免选购含有珠片、亮粉等易脱落装饰的服装,3岁以下婴幼儿服饰建议反洗反晒以降低化学残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