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作为高精度生产制造、医疗制药、生物实验等领域的关键设施,其施工质量与验收标准直接关系到环境控制的可靠性。根据《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91-2010)和ISO 14644系列国际标准,洁净室检测需覆盖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全周期,通过系统化检测确保空气洁净度、温湿度、压差等核心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检测项目贯穿工程各阶段,是验证洁净室性能、保障后续使用安全的核心环节。
一、洁净室核心检测项目
1. 空气洁净度检测
通过粒子计数器对0.1μm~5μm范围内悬浮粒子进行分级检测,依据ISO 14644-1标准划分洁净度等级(如ISO Class 5/Class 100)。需在静态、动态两种工况下分别采样,采样点数量按房间面积及标准公式计算确定。
2. 压差与气流流向检测
使用微压差计检测洁净室与相邻区域的压力梯度(通常≥5Pa),并配合烟雾试验验证气流方向。洁净区需保持正压,污染控制区则为负压,防止交叉污染。
3. 风速与风量检测
采用风速仪测量高效过滤器送风面风速(单向流洁净室风速标准为0.45±0.1m/s),同时计算总送风量与换气次数。非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需达到设计值(如Class 8级需≥15次/h)。
二、环境参数专项检测
1. 温湿度检测
依据生产工艺要求,使用高精度温湿度记录仪进行连续监测,常规标准为温度22±2℃、湿度45%±10%。特殊行业(如电子芯片)需控制温度波动≤±0.5℃。
2. 微生物检测
对医药洁净室进行沉降菌、浮游菌采样培养,符合GB/T 16292-16294标准。A级洁净区沉降菌需≤1CFU/4h,浮游菌≤1CFU/m³。
3. 噪声与照度检测
声级计检测噪声值(通常≤65dB(A)),照度仪测量工作面光照强度(300-600Lux),同时检查照明均匀度(≥0.7)。
三、施工验收关键流程
1. 分阶段检测验证
分为空态(设施完工未运行)、静态(设备运行无人员)、动态(模拟生产状态)三阶段检测,重点验证不同工况下的参数稳定性。
2. 高效过滤器检漏
采用PAO/DOP气溶胶光度计法或粒子计数法,检测高效过滤器及其安装边框的泄漏率,标准要求泄漏量≤0.01%。
3. 自净时间测试
通过粒子浓度衰减实验验证洁净室自净能力,ISO Class 5级洁净室自净时间应≤5分钟,体现通风系统的恢复效率。
验收判定:所有检测项目合格率需达到100%,检测数据需附第三方 /CMA认证报告。对不达标项须实施整改后复测,最终形成完整的验收档案作为运维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