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检测试剂盒(BCP法)的检测原理与临床意义
白蛋白(Albumin)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合成,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物质运输及机体代谢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白蛋白水平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如肝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炎症及恶性肿瘤等。白蛋白检测试剂盒(BCP法)是一种基于溴甲酚紫(Bromocresol Purple, BCP)比色法的体外诊断工具,通过特异性结合白蛋白实现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生化分析和疾病诊断。
检测项目与适用范围
白蛋白检测试剂盒(BCP法)主要用于以下检测项目: 1. **血清或血浆白蛋白浓度测定**:评估肝脏合成功能及营养状态。 2. **肝肾疾病辅助诊断**: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导致的低白蛋白血症。 3. **慢性疾病监测**:如糖尿病、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随访。 4. **术后恢复评估**:监测手术后患者的蛋白质代谢平衡。 该试剂盒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可满足医院检验科、第三方实验室及科研机构的需求。
检测原理与操作流程
BCP法基于白蛋白与溴甲酚紫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在酸性缓冲体系中,BCP与白蛋白结合后形成蓝紫色复合物,其颜色深度与白蛋白浓度呈正比,通过测定特定波长(通常为600nm)下的吸光度变化即可计算样本中白蛋白含量。 **操作流程**: 1. **样本制备**:采集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 2. **试剂准备**:按比例混合试剂R1(缓冲液)与R2(BCP溶液)。 3. **反应体系**:将样本与工作试剂混合,孵育后测定吸光度。 4. **结果计算**:通过标准曲线或公式换算白蛋白浓度。
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在临床中,白蛋白检测结果需结合其他指标(如总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综合分析: - **低白蛋白血症**:常见于肝硬化、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 - **高白蛋白血症**:多见于脱水或血液浓缩状态。 **注意事项**: 1. 避免使用溶血、脂血或黄疸样本,以防干扰检测结果。 2. 试剂需避光保存,开封后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3. 定期校准仪器并参与室间质评,确保检测准确性。
技术优势与局限性
BCP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势,但对某些干扰物质(如胆红素)的耐受性低于免疫比浊法。未来,试剂盒的改进方向可能包括抗干扰能力提升及检测线性范围的扩展,以更好地满足临床多样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