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质耐火泥浆是以二氧化硅(SiO₂)为主要成分的耐火材料结合剂,广泛应用于高炉、热风炉、焦炉等高温工业设备的砌筑与修补。其性能直接影响耐火衬里的密封性、抗侵蚀性和热震稳定性,因此对硅质耐火泥浆进行系统检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检测内容需覆盖物理性能、化学组成、施工性能及耐久性等多个维度,结合国家标准(如GB/T 2994-2019)和行业规范,科学评估其适用性。
一、理化性能检测项目
1. 化学成分分析:测定SiO₂、Al₂O₃、Fe₂O₃等主成分含量,确保原料配比符合设计要求。
2. 耐火度测试:通过高温试验炉测定材料在高温下的软化温度,评估其耐高温能力(标准测试温度≥1580℃)。
3. 体积密度与显气孔率:采用水浸法(GB/T 2997)检测,密度过低或气孔率过高会降低抗渗透性。
4. 抗压强度:使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养护后试样的常温及高温(1000℃)抗压强度,数值需>10MPa。
二、施工性能检测项目
1. 施工粘度与流动性:通过旋转粘度计和流动度测定仪量化泥浆的可施工性,确保能填充砖缝且不滴落。
2. 固化时间:记录初凝和终凝时间,匹配现场施工节奏(通常初凝时间控制在30-90分钟)。
3. 粘结强度:采用拉伸试验机测试泥浆与标准耐火砖的粘结力,要求>1.5MPa。
4. 干燥收缩率:测量养护过程中体积变化,收缩率过高易导致砌体开裂。
三、微观结构与耐久性检测
1. XRD物相分析:检测石英晶型转化程度,评估高温稳定性。
2. SEM微观形貌观察:分析颗粒分布及烧结结合状态,优化材料致密性。
3. 耐酸性测试:将试样浸泡于硫酸溶液(浓度5%),测定质量损失率(应<3%)。
4. 热震稳定性试验:通过水冷法(1100℃→25℃循环)检测抗剥落性能,循环次数≥10次无开裂。
此外,还需根据应用场景增加环保指标检测(如VOC含量、重金属迁移量)和长期高温蠕变测试。通过系统化检测,可精准把控硅质耐火泥浆的施工质量,延长高温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