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灭火器检测的重要性及标准规范
手提式灭火器作为扑救初期火灾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和《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GA 95-2015),灭火器需定期进行功能性检测与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待用状态。检测周期通常要求每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5年进行水压试验。若检测发现部件损坏、压力异常或药剂失效等问题,必须立即维修或更换,避免紧急情况下因设备故障造成更大损失。
手提式灭火器核心检测项目
1. 外观与标识检查
需检查灭火器瓶体是否存在锈蚀、变形或机械损伤,喷嘴、压把等金属部件是否完整;确认产品合格证、压力表标签及维修标识清晰可辨,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未超限。罐体表面应有明确的操作说明和灭火类型标识。
2. 压力系统检测
通过观察内置压力表指针是否处于绿色区域,判断储压式灭火器的压力状态。对于化学反应式灭火器(如酸碱型),需检查启动装置密封性。若压力值低于额定范围90%或出现泄漏,必须立即充装或更换。
3. 内部药剂状态验证
干粉灭火器需拆解检测是否存在结块现象,泡沫型灭火器需检查液体是否分层或沉淀,二氧化碳灭火器需称重核查气体储量。若干粉含水率超过0.2%或二氧化碳泄漏量超过10%,需进行专业处理。
4. 操作机构功能性测试
连续触发保险销装置5次以上,确保插拔顺畅无卡滞;检查压把施力是否在标准范围(≤200N),喷射软管无老化裂纹且长度符合规范(≥400mm)。检查喷枪组件喷射角度调节功能是否正常。
5. 喷射性能实测
在安全区域进行模拟喷射试验,记录有效喷射时间(干粉型≥6秒)、喷射距离(≥3m)和剩余率(≤15%)。二氧化碳灭火器需测试喷射后的罐体温度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6. 密封性与耐压测试
采用浸水法或压力保持法检测瓶体密封性,观察5分钟内是否出现气泡。每5年需通过液压试验(1.5倍设计压力)验证结构完整性,测试后不得有渗漏或明显变形。
检测后处理与记录管理
检测合格后应在瓶体粘贴包含检测日期、机构信息及下次检测时间的彩色标识。维修更换的部件需符合原厂规格,检测报告需保存5年以上备查。达到报废条件(如筒体严重锈蚀、多次修复无效)的灭火器应进行破坏性处理并登记备案。
特别提示:用户单位应建立每月自检制度,重点检查压力表状态与摆放位置,严禁将灭火器放置在高温、潮湿或强腐蚀环境中。专业检测必须由具备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单位实施,确保检测结果的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