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化铝参数检测的重要性及核心项目
聚氯化铝(Polyaluminium Chloride, PAC)作为高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净化及造纸等领域。其性能指标直接影响混凝效果与安全性,因此需通过系统化的参数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22627-2014)。检测项目需覆盖理化性质、有效成分及污染物指标,为生产控制与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核心检测项目及方法
1. 氧化铝(Al₂O₃)含量检测
作为有效成分的主要指标,采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要求液态产品≥10.0%,固态≥29.0%。含量过低将显著降低絮凝效率。
2. 盐基度(碱化度)测定
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计算,标准范围40-95%。盐基度过高易导致溶液黏度增大,过低则影响混凝稳定性。
3. pH值检测
使用精密pH计在1%水溶液中进行测定,控制范围3.5-5.0。超出范围可能腐蚀设备或破坏水体酸碱平衡。
关键质量控制指标
4. 水不溶物含量
采用真空抽滤-恒重法检测,要求≤0.6%。过多不溶物会堵塞管道并影响透光率。
5. 重金属限量检测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汞等,饮用水级产品需满足≤0.001%的严苛标准。
6. 硫酸根(SO₄²⁻)含量
采用硫酸钡重量法或离子色谱法,检测副产品含量,控制≤9.8%以避免设备结垢。
检测注意事项
样品需均匀取样并密封避光保存,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循GB/T 22592《水处理剂 聚氯化铝》规范。对于工业级与饮用水级产品,需分别执行不同级别的检测精度要求,其中饮用水产品还需增加微生物指标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