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测试
实验室拥有众多大型仪器及各类分析检测设备,研究所长期与各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关系,始终以科学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检测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为全国科学材料研发领域服务平台。
立即咨询砂浆性能检测关键技术解析
(一) 材料特性与测试依据
砂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核心粘结材料,主要由胶凝材料(如水泥、石灰)、细集料(砂)和水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砌体结构强度稳定性、墙体整体性及表面装饰层的耐久性。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需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对砂浆的关键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科学、系统检测。其核心性能指标包括工作性能(流动度、保水性、凝结时间)、硬化后力学强度(抗压、抗折、粘结强度)及长期耐久性(抗冻融、收缩性)等。
(二) 关键工作性能指标检测
-
流动度(稠度)测定:
- 目的: 评估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的流动能力,反映其施工和易性。
- 方法(沉入度法): 将标准圆锥体(自重、尺寸固定)置于盛满新拌砂浆的试模中央,垂直释放使其自由沉入。测定圆锥体沉入砂浆的深度(单位:mm)。
- 解读: 沉入度值越大,砂浆流动性越好。不同施工方式(手工砌筑、机械喷涂)对流动度有不同要求。
-
保水性测试:
- 目的: 衡量砂浆保持其内部拌合水不轻易流失的能力。
- 方法(滤纸法): 称取一定量新拌砂浆置于多张重叠滤纸上,静置规定时间(如15分钟)。测量被滤纸吸收的水分质量,计算保水率。
- 解读: 保水率越高,砂浆抵抗水分被基材过快吸收的能力越强,有利于水泥充分水化,减少开裂风险,提升与基材粘结强度。
-
凝结时间测定:
- 目的: 确定砂浆由塑性状态转变为固态所需的时间(初凝、终凝)。
- 方法(贯入阻力法): 将新拌砂浆装入试模,在标准温湿度环境下养护。定时使用标准贯入针测定其贯入阻力。达到规定阻力值(如0.5MPa)的时间为初凝时间;达到更高阻力值(如3.5MPa)的时间为终凝时间。
- 解读: 初凝标志砂浆开始失去塑性,施工操作需在此前完成;终凝标志砂浆基本具备强度。凝结时间影响施工组织安排和工序衔接。
(三) 硬化砂浆力学强度检测
-
抗压强度测定:
- 核心指标: 衡量砂浆抵抗压力破坏能力的核心力学指标,直接关联砌体承载力。
- 方法: 砂浆试件(通常为70.7mm立方体)在标准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0%)下养护至规定龄期(常用28天)。使用压力试验机,以规定速率(如1.0±0.1mm/min)匀速加载直至试件破坏。抗压强度值通过破坏荷载除以受压面积计算(单位:MPa)。
- 解读: 是砂浆质量分等级、设计配比及验收最重要的依据。
-
抗折强度测定:
- 目的: 评估砂浆抵抗弯曲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 方法: 砂浆试件(通常为40mm×40mm×160mm棱柱体)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后,置于抗折试验机支座上,跨距固定(如100mm)。在跨中单点匀速加载至破坏。计算抗折强度(单位:MPa)。
- 解读: 间接反映砂浆的抗拉性能和韧性,对抵抗变形与开裂有参考价值。
(四) 耐久性与专项性能检测
-
抗冻融循环性能:
- 目的: 评估砂浆在饱水状态下抵抗反复冻融破坏的能力,对北方严寒地区尤为重要。
- 方法(慢冻法): 标准养护后的砂浆试件吸水饱和,放入冷冻箱(通常在-15至-20℃)冻结规定时间(如4小时),再取出放入常温水中融化规定时间(如4小时),构成一个循环。经历规定次数(如15、25、50次)冻融循环后,检测其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率。
- 解读: 质量损失率和强度损失率越小,砂浆抗冻性越好。
-
收缩性能测试:
- 目的: 测定砂浆硬化过程中因水分蒸发和化学反应引起的体积收缩。
- 方法: 将砂浆浇筑入装有测头的收缩模具中,置于标准温湿度环境(或特定干燥环境)。使用比长仪定期测量试件长度变化,计算不同龄期的收缩率。
- 解读: 过大收缩会导致砂浆层开裂、空鼓,影响美观和耐久性。
(五) 要点
对砂浆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是保障建筑工程内在质量与长期服役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从新拌砂浆的流动度、保水性、凝结时间等施工和易性指标,到硬化砂浆至关重要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再到抗冻融、收缩等耐久性指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砂浆质量控制体系。
严谨遵循标准方法进行取样、成型、养护与测试至关重要。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不仅服务于施工过程的实时质量控制(如现场调整配合比),更是工程验收、质量评定以及追溯问题根源的科学依据。持续关注并严格执行砂浆性能检测标准,是提升建筑结构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

